Your browser should be upgraded!We recommend to use Google Chrome for the best interactioon and experience。

告別Chinglish,掌握英語3大使用關鍵,讓老外一聽就懂

2021.03.30(T)
Article/ T Ediitor

你是否曾自信滿滿地跟老外說英文,卻講出的是「Chinglish」(中式英文),讓他們聽了滿臉問號?其實這是常態,當全世界的非母語人士在講英文時,都容易受到原本母語影響。接下來我們將告訴你何謂中式英文,如何避免犯下錯誤,以及該用什麼樣心態看待Chinglish!

Chinglish意思是什麼?為何中式英語逐漸被認可?

根據Urban Dictionary,Chinglish是指母語中文者在說英文時,把一些只在中文語義中才能理解的詞彙、短語直接轉換成英文。這種中文混合英文的說話方式,雖然讓英文母語者聽起來不知所云,但中文背景者卻能輕易理解,因此將「Chinese」以及「English」兩個單字混合,成為「Chinglish」。

不過,中式英語並不丟臉,畢竟英文本來就是一個與周邊環境的多元文化不斷「混血」的語言,且英文裡借用日文、法文等外來語言的例子也屢見不鮮。

以學術界最權威英語詞典的《牛津英語詞典》(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)

為例,至今已收錄約250個中式英語。而台灣東吳大學英文系教授曾泰元甚至自行建立判定標準,並結合電腦以及手動研究,發現目前使用的英文中約有500個Chinglish詞彙

常見的Chiglish例子有哪些?Chinglish中文典故介紹

最知名的Chinglish例子,大概就是「long time no see」(好久不見)!這句話據說由華裔美國人開始使用,他們將標準英文「long time」(好長一段時間)以及中文直翻的「no see」(不見)合併在一起,成為帶有濃濃中文語義的Chinglish。

這句話原本只是美國華人圈彼此打招呼的用語,多年後竟被收錄在英語權威詞典中。現在如果在劍橋詞典查詢這句子,得到的英文解釋甚至隻字不提原本是中式英文,可見它在英語世界已被廣泛接受。

而香港人常說的中式英文「add oil(加油)」,中文原指把汽油加入油箱中啟動引擎,有表達支持、鼓勵的意思,後來直翻成英文後在華人世界廣為使用,近年也被納入《牛津英語詞典》中。

台灣人最常犯的Chinglish中式英文有哪些?

雖然這些知名Chinglish已經變成英文的一部分,但多數台灣人常犯的中式英文,仍會讓老外聽了一頭霧水。

例如:台灣人用英文說「非常謝謝你」時,會逐字直接翻譯,變成中式英文「very thank you」,但正確說法應為「Thank you very much」。

或是在簡報完畢後,習慣講出「Thank you for your listening」(謝謝你的聆聽)。這句話雖然文法看似沒問題,但其實也是中式英文,不符合英文母語人士使用習慣。

因為 your 是所有格,後面得接「某事」或「某物」;但 listening 其實是一種「動作」,應單獨接在 for 後面,正確說法應為「Thank you for listening」。

如果希望在句子中加上 your ,那後面就要接上某事或某物,例如「時間」(time)或「注意力」(attention)這類名詞,變成:Thank you for your time(感謝你撥冗聆聽)或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(感謝你專注聆聽)。

如何改善Chinglish中式英語?掌握3關鍵

改善中式英語,記住3大關鍵

要如何避免講出不倫不類的中式英語呢?記住以下3個關鍵,就能跟Chinglish說再見。

避免Chinglish中式英語關鍵1:好好用動詞

「動詞」可算是英文句子的靈魂,能呈現出某人或某事的狀態。如果你的英文程度一般,講英文時請盡量少用不熟悉的詞彙,只要挑出這句話的動詞,並用好、用對這個動詞即可。

以前面提到的「非常謝謝你」為例,這句話的動詞是「道謝」(thank),既然已經知道如何使用這個動詞,在詞彙能力有限的情況下,其實不一定要翻譯「非常」這個詞,直接簡單講「Thank you」即可。

避免Chinglish中式英語關鍵2:搞懂名詞有哪些

前面提到的中式英文「Thank you for your listening」,其中的「listening」其實是「動詞+ing」,在這句中卻被錯當成代表事物的名詞,因此才會說出這句看似文法沒問題、但母語人士聽了霧煞煞的中式英文。

要避免中式英文,就要搞懂哪些才是真正的名詞,而不是把代表「動作」的動詞+ing也通通視為名詞。

若不太確定哪些是名詞,可以查詢線上詞典,通常詞典有收錄的就是名詞,反之則多半代表只是動詞+ing。例如:在線上詞典查詢「listening」時,會跳出他原本的動詞「listen」;而我們常聽到的「Thank you for your understanding」(感謝你的諒解),如果查詢「understanding」,則能查到該詞彙代表名詞的「諒解、體諒」。

避免Chinglish中式英語關鍵3:盡量用「主動語態」

中文裡常有被動式語態,例如:我的腿被摔斷了、我的手被劃傷了,重視的是「事件」本身;但在英文中,重視的是「誰」發生什麼事、做了什麼事情,因此多數情境都能用主動語態描述。

以「我的腿摔斷了」這句話為例,英文說「I broke my legs」,直翻成中文就是「我弄斷了我的腿」。因為人類的腿不可能與主人分離,再自己蹦蹦跳跳跑去弄傷,一定是「腿的主人」導致的,因此整件意外要咎責的應該是「主人本身」。

Chinglish是文化差異下的產物,語言會影響大腦思維

Chinglish的存在其實反映出:文化差異會導致使用不同語言的人,擁有不同的思維方式。2018年認知神經科學家Lera Boroditsky就在TED演講中指出,語言深刻影響我們的思考方式,它會對大腦下達指令,讓我們注意到某類細節、並忽略其他細節。

如同奧地利哲學家Ludwig Wittgenstein所說:「我會使用的語言的界線,就是我思考的界線。」(The limits of my language mean the limits of my world.)既然不同語言使用者能擁有不同的大腦思維模式,那如果能掌握2種以上語言,當我們在思考或做決策時,就能跳脫既有母語框架,用更多元的視角來解決事情,大幅提升未來職場競爭力!

從線上課程培養紮實英語實力,告別尷尬Chinglish|TutorABC

如果您有英文學習需求,歡迎加入 TutorABC 官方 Line 帳號線上諮詢,或是填寫底下問卷獲得免費體驗課程,以及專屬程度分析報告,讓 TutorABC 幫助您培養紮實英文能力、提升職場決策力!


Share this article with your friends and family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