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our browser should be upgraded!We recommend to use Google Chrome for the best interactioon and experience。

疫中學會疫後「英旅力」:懂得委婉拒絕,優雅融入當地文化

2021.01.19(T)
Article/ T Ediitor

我們想讓你知道的是
如果被推銷、但自己對商品不感興趣時,為什麼說「No, thanks!」其實很沒禮貌?
如果邀請朋友參加聚會,對方卻告訴你「I will take a rain check」,這句話原來代表他不想參加?
想要擁有能夠世界趴趴造的「英旅力」,得同時掌握當地語言與文化;而懂得婉拒以及聽懂他人的婉拒,正是優雅融入當地文化的第一步。

某次在美國出差,與當地朋友一起在商場逛街時,剛好有位推銷員迎面而來。對方熱情地拿某某餐廳的促銷宣傳單給我,但我當下忙著跟朋友講話,一點都不想拿宣傳單,於是跟他說:「No, thanks!」

沒想到,這位推銷員當下先愣住,接著露出嫌惡表情,離去前還惡狠狠瞪我們一眼。這下子反而換我愣住了,完全搞不清楚自己為何得罪他。

委婉拒絕,尊重他人

此時,身旁朋友悄聲告訴我:「下次碰到這類推銷場合,你只要說『Not today』或『Not this time』就可以了,這樣就能避免誤會。」

「誤會?我剛剛有講錯什麼嗎?為什麼他要誤會我?」雖然朋友熱心提供建議,但依舊覺得莫名其妙。

「你剛剛講的那句話,從文法上來看或許沒什麼問題,但在美國文化裡聽起來就是不禮貌。」朋友解釋,當碰到被推銷、但自己並不想要那些商品時,美國人通常並不會直接拒絕,而是委婉地說「Not today」、「Not this time」,意思類似:我現在雖然暫時沒興趣也不需要,但或許未來哪一天有機會買單。

這句話就像中文裡我們碰到類似場合時,常以「沒關係,先不用」來婉拒推銷。雖然說出這句話時,我們不僅「當下」不需要,「未來」大概也不會買那些商品,但比起用強烈語氣拒絕,這樣的委婉說法反而更尊重推銷人員。

相較之下,如果直接說「No, thanks!」聽起來就像中文裡的「我不要!」彷彿將推銷員視為敵人並嚴詞拒絕。

※延伸閱讀:文化差異,雙手遞名片被輕看?有種禮貌 叫亞洲人覺得有禮貌

聽懂言外之意,為彼此留台階

朋友看我有點懊惱,於是安慰我:「其實學外語時,如何『巧妙婉拒』以及『聽懂對方的婉拒』,本來就常常是非母語人士最困擾的地方。」

他說自己剛到美國工作時,曾熱情地邀約辦公室同事在週末時來家裡聚會。當時他一邊拿著行事曆,一邊向所有同事們確認行程、有沒有不能吃的食物等聚會細節,等走到當時還不太熟的某位同事辦公桌旁並開口邀約後,對方卻客客氣氣、但語氣平淡地說:「I will take a rain check.」

「Rain check?」他內心很狐疑,因為明明最近天氣很好,週末也不會下雨呀!當時他誤以為對方擔心天氣不佳,畢竟是在自家後院舉辦露天聚會,的確要考量天氣狀況,還傻傻地拿著行事曆向對方說,自己已經確認過氣象預報了,週末那幾天都是大太陽的好天氣哩!

「那位同事當時尷尬的笑臉,至今我都還記得呢!」朋友笑著解釋,美國舉辦球賽等戶外活動時,如果恰好碰上下雨得改期,主辦單位並不會直接退票,而是給消費者一張「rain check」,讓他們可以改天再來參加活動。

這張能「改天再使用」的 rain check,於是延伸到日常文化中,成為美國人婉拒對方邀約時的客套話,意思等同於中文的「改天再看看」。

每個語言,都有它的婉拒文化

其實,每個語言都有它的婉拒文化;而婉拒的語氣、所使用的單字,也會跟著語言演變來因應民情與社會變遷,讓大家能在不勉強自己、但又禮貌的情境下「理直氣和」地拒絕他人。

婉拒

因此,學外語時除了記文法、背單字,更要貼近文化脈絡,聽懂別人的婉拒話語,才能理解對方是留給自己台階,不再因誤會而玻璃心碎一地。

而我們也要懂得正確用英文委婉拒絕,這樣除了能尊重自己內心,也能透過溫和的語言尊重他人,並優雅融入當地文化!


Share this article with your friends and family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