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our browser should be upgraded!We recommend to use Google Chrome for the best interactioon and experience。

超熱門單字「Social Distancing」:用「社交距離」換來社會安全

2020.04.28(T)
Article/ T Ediitor

翻開最近歐美媒體,最常出現在頭條的單字是「Social Distancing社交距離」(或稱社交疏遠)。究竟這個字代表什麼意思?為何它有助於控制流行傳染病疫情?

來聽聽中世紀歐洲黑死病流行期間,英國伊姆村(Eyam Village)的故事吧!

史上最知名Social Distancing:一個伊姆村,救了英國其他村莊

中世紀的黑死病(即鼠疫),奪走了歐洲約四分之一人口;其中,盛行於1665年英國的疫情,雖然不是災情最慘烈的一次,卻發生知名的「伊姆村」自主隔離故事,也是「Social Distancing」奏效的經典案例。

當時,疫情主要在英國中南部(例如:倫敦)流行,而位於英國東北部、距離疫情中心倫敦約240公里的伊姆村,正好處於南北往來的重要交界。那年夏天,一名倫敦商人不小心把藏有跳蚤的布匹寄給伊姆村的裁縫,瘟疫因而襲捲這個村落。

為了避免疫情蔓延到英國北方,當地村民做了一個如今看來極為勇敢、又令人敬佩的決定:全村人不論有沒有發病,通通都自我隔離起來,不准離開村子半步!

他們用石頭繞著村子築起一圈圍牆,斷絕與外界往來,並停止所有經濟活動,就像今天常聽到的「封城」。那麼,隔離期間的日常用品、食物怎麼來?村民相信醋可以消毒,因此把浸泡過醋的錢幣放在石頭上,再由周圍村莊的商人拿走錢幣,並留下日用品、糧食作為交換。

這樣的日子整整過了一年,黑死病終於消失,英國順利控制住疫情,避免大幅擴散。不過,伊姆村後來怎麼了?雖然不久後,伊姆村就恢復其原本重要的貿易往來地位,但根據BBC報導,當時全村共約350人,就有超過260人感染死亡,連村裡的石匠都過世,因此村民幫親友下葬時,只能自己雕刻墓碑。

社交距離:愛有多深,距離就有多遠

為何伊姆村採取的「Social Distancing」能奏效?該詞彙來自流行病學,中文翻譯為「社交距離」。

如果病菌能透過咳嗽、打噴嚏等飛沫傳播,或身體接觸、空氣傳播,那可以藉由關閉學校和工作場所、取消公眾聚會、暫停經濟活動、要求民眾隔離在家等「Social Distancing」措施,一舉切斷多數的傳播路徑,阻止疾病大範圍擴散。換言之,愛有多深,彼此的距離就該有多遠。

雖然我們不清楚中世紀黑死病起源菌種,也無法確定當時疫情是透過跳蚤直接接觸傳染、抑或透過人類感染者的唾液傳染,但17世紀時的伊姆村在公衛知識、醫療技術尚不發達情況下,卻能落實「Social Distancing」,甚至懂得消毒錢幣,從今天的眼光來看非常值得讚許。

然而,「Social Distancing」也有缺點。它會傷害產業經濟、造成人際孤獨,而對那些缺乏公衛知識和醫療技術的國家或地區,雖然能將疫情阻擋在外,但也難以掌握被隔離者的健康狀況,最後反而可能讓更多弱勢者死亡。

例如:伊姆村的年幼孩童、窮人死亡率較高,推測是因為小孩無法獨立生活,必須仰賴大人照顧,因此容易受到其他成人身上的病菌感染;而窮人則因居家衛生條件欠佳,一旦被隔離,就彷彿被社會拋棄,反倒讓原本健康的人更容易染病。

你的不便,能換來整體社會安全

如果拆解這個單字,會發現「Social」(社會性、社交)與「Distancing」(距離/疏遠)恰好是兩個互斥詞彙,而這也反映疫情下的複雜情感:我們現在盡力保持距離,是為了未來能夠維持親密,因為人類終究難以離群索居。

以目前多數國家的公衛和醫療條件來看,現在採取「Social Distancing」措施,並不會再像伊姆村那樣悲壯。當多數人都能配合,你的不便就能阻止疫情擴散,並換來整體社會的安全。

如今,伊姆村舊址還可以看到牌匾,紀念在這場瘟疫中離世的村民們。其實,當時也有村民不願隔離,在封城前自行離開,但卻受到其他村莊的歧視、排擠;然而,不論伊姆村的隔離行為是自願或被迫,正因為留下來的人願意徹底執行「Social Distancing」,才能讓疫情止步,也讓英國其他村落的民眾活下來。





Share this article with your friends and family!

Broaden Your Readi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