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our browser should be upgraded!We recommend to use Google Chrome for the best interactioon and experience。

筷子上的賽局理論──吃飯、溝通都該想想「共贏」(筷子學4)

2019.11.15(F)
Article/ T Ediitor

「阿倫下週要離職了,不如下班後大家一起吃個飯,歡送阿倫吧!」

坐上飯桌,拿起筷子,大家都知道這場飯局是餞別宴,主角是阿倫,不會刻意喧賓奪主;但放下筷子,離開飯桌,我們是否常常為了「爭贏」而面紅耳赤,卻忘了最初溝通目的是什麼?

聚餐前,先想想緣由;溝通前,先思考目的

每場飯局都有它的目的,職場上更是如此。從最常見的迎接新人、送別同事,到介紹人脈、洽談生意合作,飯局從來就不只是吃飯,而是一場有特定緣由的「局」。

就像為老同事踐別,我們會留最好位子給他,讓他多點幾道喜歡的菜,而不論平日是否有恩怨,都舉杯祝他一路順利;而這位即將離開的老同事,也會懂得不在飯桌上談過去情仇,就算曾因工作有各種不快,也讓那些情緒通通留在已失效的識別證裡。

但許多人在溝通時,因為彼此意見不同,一時情緒上來忘記原先溝通目的,只想要逞一時口舌之快「打敗」對方,最後往往造成雙輸局面。電影《瘋狂亞洲富豪》裡,教「賽局理論」(Game Theory)的大學教授用一副爛牌贏了助教的好牌,並對輸了這場牌局的助教說:「因為你只想著不能輸,卻沒有思考要怎樣贏,所以才輸了這局。」

就像跟同事討論專案執行模式時,因為只想著「不能輸」,忘記溝通目的應該是「如何找出更有效率完成專案的方法」,導致同事如果否定你的想法,就認為被羞辱,因此拚命捍衛自己立場,卻忘了檢視同事的建議是否更可行。

如果同事也被你的言詞激怒,會議桌就成為猛烈砲火的戰場,雙方都只想著「不能輸」,卻忘了思考如何「共贏」。而同時間,專案進度依舊不見起色,等到日後公司上頭檢視績效時,雙方早已輸了這局。

別把飯局當炫耀,勿把提案當炫技

早在1940年代,經濟學家就用賽局理論來研究人類博弈或對決時,該如何從雙方各種行為裡找出「最優解決方案」,翻成白話文就是:如何藉著各退一步,達成共贏局面。

要思考「怎樣贏」,就得先回頭檢視這場溝通的初衷是什麼。就像跟同事的會議是為了討論如何最有效率完成專案,如果採用A模式,雖然有利自己考積,卻讓同事負擔過重;如果採用B模式,雖然同事可如期高效率完成,卻讓自己失去嘉獎機會。那麼,你該怎麼辦?

這裡無法提供答案,因為最優解決方案必須由雙方共同找出來。但最重要的是,你和同事都得理解自己和對方的困境,並各退一步,讓雙方都能從中得到好處,而不是只想著「贏者全拿」。因為誰能保證,自己到時究竟是全拿的贏家,抑或慘兮兮的輸家呢?

然而,飯局偶爾也會遇到「不長眼」參與者,把同事的餞別宴當成自己的炫耀大會。明明應該讓離職同事當主角,聽主角聊聊下一步職涯規劃,或講講平日與主角搭擋的趣事,他卻搶走麥克風,不斷誇耀自己又拿下哪些業績、又得了幾筆考績獎金。這種行為不僅喧賓奪主,更不得人心。

別以為只有飯局才會出現這種「白目」,客戶提案大會上,其實也會見到「狀況外」的人。為外商客戶提案時,全英文簡報是基本配備,但有些人總是把提案當成「秀英文」的炫技大會,簡報時英文說得極溜,卻不關心客戶需求是什麼、市場趨勢為何?

除非是炫富大賽,否則飯局不該是炫耀場;除非是英文演講比賽,不然提案也不該是語言炫技場。

筷子為何要兩支?因為單獨無法「共贏」

賽局理論告訴我們,人與人之間的博弈或互動,不只有理性的思考,更有人性的影響。因為要達到雙贏局面,靠的不是全然的理性策劃,而得考量人性,才有辦法信任對方並攜手合作。

就像飯局不是每個人埋頭扒飯吃菜,而是找一個理由讓大家聚在一起,共同成全當日主角;溝通也不該只有據理力爭,而是在思考你的難處、我的困境後,倆倆合作一起達成心中最佳目標。

坐上飯桌,拿起筷子,我們懂得留個面子給當天飯局主角;放下筷子,離開飯桌,我們也應該想想溝通目的為何,並思考如何取得「共贏」。

關於TutorABC

Share this article with your friends and family!

Broaden Your Readi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