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our browser should be upgraded!We recommend to use Google Chrome for the best interactioon and experience。

聚餐夾菜,學人際溝通的智慧-(筷子溝通學1)

2019.10.17(T)
Article/ T Ediitor

聚餐夾菜,學人際溝通的智慧

一群人齊坐一桌,在飯席間聯絡情感,是華人文化中非常溫暖的一幕。相較於西方常見分菜到個人餐盤內的習慣,中式合菜在大圓桌中間放個大轉盤,菜餚熱熱鬧鬧陸續上桌、大家開心動筷,關切彼此的生活,感情也在聊天中加溫。

如同用餐時要注意餐桌禮儀,寒暄對話其實也有應該依循的道理,而悠久文化傳承下來的溝通智慧,在一雙筷子間也能讓我們窺見「內涵」

「拿捏」─ 筷子是人際關係的測量尺

「這是你愛吃的糖醋排骨,媽媽特地做的,要吃完喔!」

「來來來~簡單的家常菜,多吃點別客氣」

可能是含蓄的天性使然,嘴巴上很少直說愛,但在用餐時,長輩會熱情給疼愛的晚輩夾菜、我們會給許久不見的好友夾菜、主人會給家裡的賓客夾菜,人們通過這個舉動,讓筷子成了傳遞感情與善意的工具。

有趣的是,一雙筷子拿在手上,瞬間成了人際關係的測量尺,所有人我之間距離的判斷都在下意識中完成,例如:很少發生下屬貿然夾菜給上司、或是客人反過來給主人夾菜的特殊狀況,雙方角色的定位決定了合乎禮儀的距離與互動模式。

美國人類學家愛德華霍爾(Edward Twitchell Hall Jr.)研究發現,人與人的距離會反映出彼此的關係,從遠到近大致可分為四種:

  1. 陌生大眾間隔著「公眾距離」
  2. 在生活中與人往來會保持友善的「社交距離」,
  3. 成為朋友後縮短成便於互動的「個人距離」,
  4. 只有足夠信任的家人、好友能夠進入「親密距離」。

伸出筷子遞菜「到得了」的距離,意味著彼此間心理上「足夠接近」。

原來,我們在不知不覺間,透過為他人夾菜這個舉動,反覆確認彼此的關係,有時候也潛藏著縮短雙方距離、突破身分差別隔閡的情感渴望。

「節制」─ 夾菜先看親疏遠近,說話也一樣

人們會看關係親疏遠近來為他人佈菜,不會動筷子夾菜到不熟的人碗裡,也很少失禮地越過整張桌子、硬是要夾給坐在對面的人。當筷子在手上,我們會自然啟動關係判斷的雷達,但溝通時卻意外地常常忘記。

對於一年見不到三五次的遠親,家族聚會中劈頭就問人家的薪水、何時要結婚生小孩,或是對剛合作的同事三天兩頭下指導棋。不論是否出於善意,這樣交淺言深的意見,很容易讓聽的人覺得被冒犯,無意間打壞了關係。

對事不對人是我們待人處世應有的氣度,但別拿來當成說話失禮的擋箭牌。溝通時對事也要對人,在開口前,先評估一下雙方的關係,是否足夠親近能夠談論這話題,才不致於探人隱私或管太寬,造成別人的困擾。

「著想」─ 別顧著自己的“口”,卻忘了他人的感“受”

然而,確定了彼此關係親近,就可以肆無忌憚地說話了嗎?

飲食習慣與台灣相近的港澳,從2003年 SARS肆虐後開始提倡「公筷公羹」,而台灣更早在三十年前,就大力推廣「公筷母匙」的衛生用餐概念了。有些人認為,使用公筷太見外,傷了同桌人的情份,越是關係緊密的親友聚餐,越少看到公筷。但是,為了證明感情便任由病菌經由筷子在唾液間傳遞,傷害得可就不只情份,還會一併賠上眾人的身體。因此,公筷的出現,既保留同桌飲食的親暱,也維護了個人的健康。

同樣的,將公筷的智慧延伸到溝通上,提醒了每個人,任何關係都應該拿捏緩衝的距離,別將親近的情感當成口無遮攔的藉口。仗恃著熟稔,先拋出一句「不好意思,我說話比較直」或是「別怪我這樣說,我是為你好」接著就一股腦地把想說的話說出來,只顧著一吐為快,卻不考慮對方是否會因為自己的言語而受傷,再好的交情也會留下傷疤。

不論關係遠近,溝通時都應該將對方的感受時刻放在心上,留點緩衝給雙方,就像用餐時多準備一雙公筷的體貼,讓說者與聽者都自在。

適切的餐桌禮儀,是從小家庭教育的累積,而說話的藝術更是值得終身學習的一門課,將筷子溝通學帶到生活當中,話說出口前先想想自己的角色是否適合開口,給他人留些彈性應對的空間,才能擁有更融洽圓滿的人際關係。

關於TutorABC

Share this article with your friends and family!

Broaden Your Readi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