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our browser should be upgraded!We recommend to use Google Chrome for the best interactioon and experience。

陳之華專欄:新世代的父母~

2015.10.14(W)
Article/ T Ediitor

有一回我受邀到國內某市為他們的中小學校長演講,會後一位女校長當眾向我致謝,因為她兒子就讀國中階段時,是跟著我當時的部落格一起成長,所以兒子在繁重的課業壓力下,多了一個喘口氣的機會,看看北國遠方的生活趣聞和行旅記事,也藉著讀讀不一樣視角的文章,反芻了我所分享的不同觀念與想法。

當她告訴我,自己是我忠實的讀者,後來也鼓勵兒子一起來閱讀時,我當時充滿著驚喜,強烈感受到網路的無遠弗屆,也更認定,只要願意又有心,親子間確實可以有很多共通的語言與共學的機會。

另一回,我來到台北市某一所明星高中對家長會演講,演講後的提問時間,突然有兩位男士同時快速舉手,他們兩個很詫異地轉頭互看了對方,笑了笑,此時大家才發現,原來他們是一對父子,真是「父子同心」啊。

那天舉手的父親是家長會的成員,小兒子在這所高中就讀,另一位舉手的是大兒子,因為和父親都讀過我所寫的書,所以專程前來聽演講。事隔多年,我雖不記得他們的提問,但卻清楚記得那個窩心又巧合的畫面。

當時的我,不時有許多機會在臺灣不同城市,會晤到許許多多這個時代的父母,願意跟著孩子,或讓孩子跟著自己一起閱讀,一起學習成長。

這應該是身為這世代父母的一個很棒的優勢,因為他們普遍擁有比上一個世代的父母更好的學、經歷,而且成長於戰後的安定環境,比多數上一代父母更懂得生活,也更知道透過學習來自我成長,因此有更多的機會和孩子從事更有質量的交流。

我和兩個孩子的成長歷程,也是如此,我們時常會分享彼此的所見所聞,也相互交流所閱讀的書籍或文章,不論是音樂、藝術、時事、文學等等。我們擁有各自的網路社群,但卻時常會分享一些自認為值得對方一讀的見聞,分享一些認為彼此都會關心或有興趣的的時事、評論、訊息,或就是單純地以為對方實在不能錯過的事物。

有時透過臉書的私訊功能分享給孩子一段影片時,妹妹會說,哎喲,這我幾百年前就看到了啦!我會故作生氣狀地說,那妳為什麼沒有跟我分享一下啊?

前陣子,我和孩子們分享了一則目前所居住地區的澳洲社會新聞,與大女兒同年齡、一早獨自開車外出的女孩竟然憑空失蹤了;孩子竟回話說早知道了啦,身為媽媽的我想著,這麼重大的社會新聞,妳們知道了也不通知一下。後來我才發現,我急於分享,是基於要孩子知道此事,注意自身安全;她們沒再跟我分享,是覺得這種事夠讓人難過、不安了,知道就好。

當那位獨自開車的女孩,被發現是不慎翻車跌入市郊區的山谷因而失蹤了七天,最後卻如奇蹟般地獲救,我仍是迫不及待地將這則令人雀躍的新聞即刻傳給孩子,和她們一起分享了這則生命故事的喜悅。

孩子逐漸長大,我們分享和彼此專業有關的事物也愈來愈多,只要她們認為跟我有關的事,值得媽咪一瞧的,就會傳過來。我們隨時在網路上交流,有時傳來的訊息,與我的書寫有關;有時的資訊,和她們的學習相關;有時不過就是一些窩心也溫馨的小故事或隻言片語。

雖然,很多人都說這個世代多了很多直升機父母或怪獸父母,但事實上,這個世代,一定也創造出了比以往更多可以和孩子交心的父母。你可以選擇讓孩子成為只知道享受父母單方向關愛的「媽寶」,也可以創造出一個和孩子交流的平台,透過閱讀、遊戲和分享文章、訊息、照片、影片等等,此時,父母大概不用擔心孩子只能成為媽寶,反而要感謝,還好有了一起成長的孩子,讓我的生活智能和日常訊息,總能走在時代的尖端啊!

特約專欄作家  陳之華

現為自由作家、專欄作者,目前旅居澳洲坎培拉,曾居住於北歐芬蘭六年,也曾居住英國、美國、奈及利亞等國多年。著有:《一起看見不同的世界》、《美力芬蘭》、《成就每一個孩子》、《每個孩子都是第一名》、《沒有資優班,珍視每個孩子的芬蘭教育》等書。

值得借鏡!芬蘭的英語教育|陳之華03

 

大手拉小手,一起學英語!來看看小Ella學一年英語的改變吧~

 

 

 

Share this article with your friends and family!

Broaden Your Reading