Your browser should be upgraded!We recommend to use Google Chrome for the best interactioon and experience。

「考70分回來別跟孩子說沒關係」資深幼教專家王川華解碼「學習基因」

2015.09.16(W)
Article/ T Ediitor

「學習就是生命中最重要的元素。」每個家長都怕孩子輸在起跑點上,但是,到底要怎麼樣才能讓孩子,有好的學習呢?著有《數學好好玩》、《注音符號E-Z Teach》及幼兒美語系列教材,具有二十多年豐富幼教經驗的王川華,在TutorABCJr〈全方位親子講堂〉線上,幫助天下父母更貼近孩子的需要,打開學習的無限可能。

「這個小小的生命體是無限可能的代名詞。」王川華開門見山就說,當國家在打仗的時候,只要把被攻打國家的孩子全帶走,國家就會滅亡,因為文化、語言的傳承,都要由小孩來延續,「就像是出生在台灣的台灣孩子,愛吃燒餅油條、豆漿;而出生在美國的台灣孩子,愛吃的則是漢堡和牛肉。」、「在什麼地方誕生,就繼承了那個地方的文化。」道出了幼兒教育的舉足輕重。孩子心智學習發展,就像海棉吸水一樣,在成長過程中,可以造就他本來出生時原本不存在的能力,王川華指出,孩子從無到有的創造,就是一種創見,因此「對任何的學習都不應該設限!」所有外在文化,都是必需接觸的刺激。她強調「孩子不是洋娃娃,父母不能把他當工具,只把自己想要的加在他身上。」所以教養孩子「就是要認識孩子的需要。」

22父母給的信賴和態度 影響孩子成長

曾有一個母親傷心的說:「為什麼我的小小孩子說不愛我,這麼殘忍?」王川華說,有很多父母常用威嚇來臣服孩子,脫口而出:「如果你不聽話,我就不愛你了。」所以孩子也依樣畫葫蘆說:「如果我要的你不給我,我就不愛你了!」於是,媽媽不允許他的事,他也表面吸收這訊息,成為他處事的基本態度。所以,孩童會從環境和父母身上,學會基本認知。

「學習是生活的拼圖,要先有好的身體才能有好的學習。」所以幼兒學習的第一課,就是首重生命的維持。從媽媽開始餵奶,孩子就在學習對這個世界的信賴,他在媽媽懷中聽著心跳,跟出生前熟悉的律動一樣,就會覺得自己被愛,「透過愛的依附,給了孩子在斷奶後分離的勇氣。」所以這是出生後最重要的學習內容。王川華指出,斷奶也意味著孩子可以離開媽媽了,他可以接受分離,是因為孩子對於成人給予的關係有足夠的信任,而能夠接受爸爸的照顧、爺爺奶奶的照顧。

33漸進式的分離 讓孩子有信心獨立

學習分離的第一個時間點,就是斷奶,王川華說:「當帶著大約六個月大孩子學習如廁時,也就是他已經準備好,可以慢慢分離進入托嬰中心、學校。」在進入托嬰中心之前,孩子已經習慣家裡第二照顧者,如爸爸或爺爺奶奶餵奶,才不會有太大的不適應。出生12個月剛學會走路的孩子,就要讓他多練習走路,她認為,「孩子如果可以自己走路走很好,成人卻還是一直用抱的,用娃娃車坐著,就會耽誤他的心理性成長」。大手牽小手慢慢走,「才能讓孩子感受到自己是獨立的個體,在分離的時候(如:上學)就會變得比較簡單。」而口腔期的孩子,吸吮母乳才夠滿足,如果使用奶瓶,會較容易吸吮,因而喝得較快,但會造成口腔期的吸吮不夠,就會亂咬東西,亂咬手指頭。開始長牙的時期,如果有磨牙器或是副食品讓孩子咀嚼調整較好。

44

「五官學習」是家長幫助孩子認識世界的關鍵

「五官感覺」是孩子學習的第二課,王川華表示,孩子開始學習外在環境的各種特質,「包括顏色、大小、形狀,對於大人而言視為理所當然,可是對孩子而言,是太多的訊息,和許多不同的經驗。」包括鼻子要讓他分辨氣味;嘴巴要能夠說話、進食、嚐出所有味道;手的觸覺,要能分辨重量、辨識溫度,材質是粗的還是滑的;視覺要辨識顏色、尺寸、形狀;聽覺要辨識節奏、知道聲音的大小、遠近…這些都需要父母提供經驗,並預備一些適合不同歲數孩子的遊戲和環境,才能確保孩子有成功的經驗,才會保持學習的興趣,失敗多了,就會失去學習的興趣,因為孩子跟大人一樣,喜歡趨吉避凶 。

以為「沒關係」的事 就是「有關係」

「學習的態度,就是決定處理事情的狀態,狀態決定學習結果的高度。」王川華舉例:爸爸拿了媽媽的雨傘,孩子就會生氣,因為,當爸爸把媽媽的東西拿去使用,對一個18個月的孩子來說,會造成他的秩序性被打破,孩子還沒有所謂分享的概念,所以生活首重次序。父母以身做則最為重要,「像是什麼時候餵奶,什麼時候換尿布,都應該規律。」她曾看到年輕媽媽,帶著剛滿月的小孩,很晚了還在餐廳跟朋友聊天,「孩子的秩序性可能就被破壞了。」

「餵奶」這件事,也能讓孩子學習到專注的態度。王川華說:「一面餵奶, 一面滑手機,孩子也會感受到成人給他的態度。」所以,母親對孩子不專注,孩子也會學到不專注。王川華又舉例:有個唸小學的孩子,考了70分,自己也知道隔壁考了100,而傷心自己的不完美,「考70分回來不要跟他說沒關係。」她認為,應該針對問題點,帶孩子去面對,才能有更好的學習,然後告訴他:「我知道你很難過,我們研究看看你為什麼考70分,陪同孩子一起成長。」她呼籲家長不要怕給孩子壓力,因為「你的沒關係到了最後,就會發現,為什麼孩子做什麼事情都不用心。」

耐心陪孩子學習 培養解決問題的獨立

「只要學習態度專注,孩子就會不斷練習。」小孩子會特別喜歡某本故事書,媽媽唸了五六次,還是閙著要再聽,「表示他想吸收學習,所以專注這本書。」王川華表示,孩子每次再聽到同一個故事,都可以從中得到不同的經驗,才會對故事書真正的理解。「之後從這本書到下本書,學習的時間就會自然縮短許多。」因此,家長一定要耐心的陪伴孩子反覆練習,「孩子會漸漸感受到自己完美,才會有勇氣踏出環境,和選擇及解決問題的能力,往獨立更邁進。」

 

王宏哲、李偉文等親子專家都在這裡!更多教養講座免費報名

 

Share this article with your friends and family!

Broaden Your Reading